来源:批发市场网︱作者:货捕头
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,
在这70年间,中国经济极速发展,
俗话说“人靠衣装马靠鞍”,
从呆板到个性,从闭塞到开放,
从单一到多元,从自家裁剪到网上淘宝。
70年来,每个老百姓衣着的变迁,
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的巨变,
同时也倍加珍惜今日的美好生活。
今天我们借助“微信”,
这个具有新时代气息的工具,
来看一场穿越时空的“建国70年朋友圈服装秀”!
微信穿越中... ...
20世纪50年代
50年代建国初期,从前被视为身份地位象征的的西装革履和刺绣旗袍被深深埋藏了,所有中国人只有4种颜色的衣服:灰、黑、蓝和军绿,代表了政治倾向的服装成为人们必选。
那时候的年轻人似乎并不是把美穿在身上,而是把建设、革命、热情和理想这些伟大而崇高的理念穿在身上。
到了1956年,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、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。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“布拉吉”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:宽松的短袖、褶皱裙、简单的圆领、碎花、格子和条纹,腰际系一条布带。在讲求勤俭的年代,美丽的服装大多是自己制作的。
20世纪60年代
60年代初期,由于三年自然灾害,棉花大幅减产,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。人们买服装、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,有那么一句老话:“新三年,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。”
60年代中期,《海魂》的电影,赵丹主演,着装就是海魂衫。一袭醒目的海魂衫由近而远,渐渐消失在阳光灿烂的十字街头,曾勾逗出多少美丽少女怀春的浪漫情愫。这之后走到大街上放眼一望,年轻人和孩子们几乎都穿海魂衫,那种蓝白间隔的横条纹随处可见。
20世纪70年代
70年代,大革命期间,服装逐渐变成款式一致、色彩单一的样子,不分职业的军装盛行!同时,各种军装、黄挎包、雷锋帽、绒衣、解放鞋风靡了起来。
70年代的中国服装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“不爱红装爱武装”。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。戴上军帽,穿上军装,腰扎皮带,足蹬解放鞋,代表着当时服装美的时尚。
20世纪80年代
80年代初期,棉纺织品、化纤制品的种类样式越来越多。人们的穿衣开始发生变化,也有了更多的选择。随着影视剧作《庐山恋》的上映与流行,给新一代的年轻人带来了新的时尚与审美。
一夜之间,戴蛤蟆镜、留飞机头、穿喇叭裤成为爆款火遍大街小巷。街头巷尾有了很多红裙子、黄裙子、花裙子也开始流行。
20世纪90年代
90年代,中国人的着装意识发生了彻底的变革,人们从长期以来注重价格和款式变化为更注重品牌,同时,香港电影的火热发展,使当时的港星穿搭变成了时尚流行新趋势。一大帮人都认为“跟着偶像走”,“流行什么穿什么”,也成为了当下人们的时髦初体验。
90年代也是一个勇敢尝试、不断变化的时期。这时人们不再盲目追逐流行或者只看重衣服的样式,而是开始主动选择一些高档服饰、舒适材质,开始思考什么样的衣服用料能兼具美观和实用性。
2000年—2010年
21世纪初,我国加入WTO,开放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大。人们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,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。前卫、个性、与众不同,是人们追求的目标,日韩风格的服装、发型受到大家广泛喜爱。
2010年至今
互联网的普及让我们可以轻易“剁手”买买买,在大街上能看到全世界最时髦的各色服饰。
而众多国际品牌时装陆续进驻中国市场,中国品牌走出中国打入国际市场,使得人们获得各类时尚资讯变得畅通无阻。
现在,每个人在穿着打扮上都可以“自成一格”。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品质、原创设计,舒适大方,各个时装品牌之间,也能做到各美其美,独具匠心。
位于杭海路98-108号的就能采批各式各样的服装啦~
是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真实写照,
是建国70年来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的体现。
的服装人作为新时代的时尚创造者,
一众人带着梦想和期待,
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。
将会用实际行动共同实现,
杭产女装掀起的巨大时尚力量!
部分本文整理自网络,如侵删
【批发市场网 shichang.hznzcn.com】